疫情给我国啤酒市场的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疫情之后,健康生活方式的延续将继续推动线上营销的延伸,而能否把握新的发展趋势,将成为未来啤酒业发展的关键。
不容乐观的2020啤酒消费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3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549.5万千升,同比下降33.8%。此外,从多家啤酒公司今年一季度财报来看,疫情给啤酒市场的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进入3、4月份也没看到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珠江啤酒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5亿,同比下降26.3%;重庆啤酒4月17日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约为5.55亿元,同比下滑了降33%左右;青岛啤酒表示,在疫情影响较严重时期,餐饮、夜场等消费渠道基本停滞。2020年1~2月,公司收入同比下降约20%,利润同比下降约40%。
除了本土企业下滑,跨国巨头财报同样不好看,喜力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季度净利润9400万欧元,同比下降68%。在销量方面,2020年***季度啤酒销量下降2.1%。早在3月底,百威英博全面撤回2020年业绩指引。考虑到COVID-19对业绩的影响,百威英博预计2020年***季度EBITDA将下降约10%,全年EBITDA将增长2~5%,大部分增长将在下半年实现。
根据嘉士伯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嘉士伯集团实现收入129.5亿丹麦克朗(约18.86亿美元),同比下降6.8%。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季度精酿与无酒精取得了增长,其中精酿啤酒销量增长1%,无酒精啤酒销量增长5%。
随着两年一届全球规模***大的啤酒世界杯宣布取消,多个大型体育赛事如2020年欧洲杯、意大利杯决赛、意甲联赛、NBA赛事等宣布延迟或取消。消费啤酒的重要场景数量骤减,本应为各大啤酒品牌带来增长动能的外部环境也在消失。
在国内疫情的严密防控期,线上无疑成为啤酒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青岛啤酒就表示,面对困难的市场环境,推进实施了“社区营销推广和无接触配送”等新的营销举措,加强线上销售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网上超市+官方旗舰店+授权分销专营店+微信商城”的立体式电商渠道体系,多渠道满足消费者多品种、便捷高效的购买需求。
价量齐升的2019年,能否代表中国啤酒市场的新格局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啤酒企业产量3765升,增长1.09%。我国啤酒市场在连续4年下滑后,终于在2018、2019年迎来了连续两年的消费增长。特别是2019年成为啤酒行业近几年少有的“黄金增长年”。
来看2019年青岛啤酒的成绩单。2019年,青岛啤酒实现营收279.8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净利润18.52亿元,同比增长30.23%。
珠江啤酒也交上了2019令人满意的答卷。2019年珠江啤酒实现营收42.44亿元,同比增长5.06%;实现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35.77%。
根据华润雪花啤酒公布了2019年的成绩单。华润啤酒2019年实现营收331.9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34.3%。
其实,抛开今年的疫情不谈。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我国消费者群体构成、消费口味、观念的变化,我国啤酒市场消费结构已经悄然改变,低端淡啤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而中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则在快速增长。
根据Euromonitor数据统计,中国中高档啤酒(Euromonitor终端统计价格7元及以上/L)占比已从2011年的38.4%提升至2018年的64.5%。未来在消费者中高档消费偏好加速,以及啤酒产商主推下,预计中高档啤酒的占比仍将进一步提升。
“有利可图”的精酿啤酒
与此同时,精酿啤酒作为啤酒行业的“新势力”,正在快速抢占市场。2018、2019年,我国精酿啤酒出现“喷井式”爆发,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在此之前,精酿啤酒多以进口的方式,开始布货精品超市、酒吧,满足了部分高端和新兴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同时弥补了国内啤酒多元化、个性化不足的缺口。
区别于工业啤酒,精酿啤酒指的是小型且限量生产的啤酒,其传统与创新并用,个性突出,风味多样、口感独特。而这正符合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成长于物质相对丰富的新时期,80后、90后们对啤酒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业水啤”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因此,精酿啤酒在近两年发展的较为迅速,从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拓展到二三线城市,每年都有新的精酿啤酒品牌出现。
数据显示,2011~2019年,国内精酿啤酒行业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增幅高达40%以上。而且精酿啤酒行业投资的金额也达到数百亿之巨!整体来看,行业从业者对精酿啤酒越来越重视,精酿啤酒也将继续以良好的增长态势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国内的精酿啤酒也在由以前的小众价格向现在的大众价格转变,真正做到人人皆可喝精酿。
向高端化发展的啤酒企业
目前,国内几大啤酒巨头都加快了高端化的步伐,在财报中纷纷表示要在高端啤酒市场抢滩登陆布局2020年。中国啤酒协会的数据显示,百威目前占据了46%的高端啤酒市场份额。
华润啤酒总经理侯孝海表示,目前我国啤酒市场已进入了“决战阶段”。“目前,华润啤酒在高端酒的国内市场份额为14%~15%,其中喜力占高端酒市场份额的3%~4%。我们希望利用三五年乃至七年的时间,雪花和喜力品牌的组合占高端酒的市场份额可以翻倍,更加接近竞争对手。”侯孝海表示,不管疫情还是别的原因,华润啤酒聚焦高端市场的发展逻辑都不会有改变。
珠江啤酒表示,2019年,公司对啤酒产品结构进行了升级,以珠江纯生为利润增长点,以珠江零度为规模拓展点,以雪堡、精酿、原浆等高端特色差异化产品为效益突破点。经过调整,珠江啤酒中高端啤酒占比达90%,吨酒毛利同比增长19.15%。
青岛啤酒也表示,2020年,公司将继续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推进“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开发特色差异化产品,加快向听装酒和精酿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保持公司在国内中高端市场的***地位。
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通过进一步的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以及价格调整,中国啤酒市场在整体消费和利润水平上仍具相当的提升空间。市场竞争由产能、规模的扩张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中高端市场持续增长,以听装啤酒、精酿啤酒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
啤酒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一代消费者的推动下,追求健康饮料的趋势已经在饮料行业掀起了产品的变革。一些饮酒者为了健康正在尝试减少酒精摄入,酒精饮料制造商从健康趋势中看到低度酒精与无酒精产品广阔的增长前景,调整了产品重心。
早在2018年11月嘉士伯英国公司就增加了低浓度酒精或不含酒精的饮料产品的数量。该公司委托进行的OnePoll研究对2000名英国成年人的饮酒习惯进行了调查。该调查发现,59%的受访者尝试过低度酒精或无酒精的啤酒,52%的人认为在过去一两年里,低度或无酒精的啤酒已被社会所接受,变得越来越欢迎。
无独有偶,喜力推出仅含69卡路里的无酒精“喜力0.0”;吉尼斯的OpenGate酿酒厂推出无酒精的OpenGatePureBrew;百威英博更是预测至2025年年底,低酒精的淡啤酒和无酒精啤酒将会占到公司总销量的20%。
除此之外,虽然精酿啤酒的增长缓解了啤酒市场的下滑,但整体增长乏力还是迫使巨头酿酒商们将目光投向酒精以外的领域,寻找新的机会。比如,通过添加新型配料以吸引更加激进的消费者们。
美国的Dads&DudesBreweria酒厂于2018年推出了全美国***款工业***啤酒——GeneralWashington'sSecretStashIPA。工业***是从成瘾性***改良而来。工业***是通过育种技术手段,将***里的四氢***酚(简称THC,致幻成瘾的毒品成分)含量降到国际通行安全标准(低于0.3%)的***品种。据报道,在德国、捷克的一些欧洲酒厂也生产这种啤酒。
在我国,云南瑾晔生物科技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款工业***啤酒——HEMPER新品“绿色精灵”听装啤酒。据介绍,该啤酒酒体金黄剔透,泡沫洁白细腻,带有清新的麦香和酒花香,入口酒味纯正清爽,苦味柔和,回味醇厚,口感比肩精酿啤酒,又比精酿更加稳定。
除了原料上的创新,一些啤酒企业也利用制造工艺上的创新开发新的啤酒品种。例如,燕京啤酒***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传统、啤酒酿造工艺,采取独特配方、集成众多专利技术,突破性研发出“6σ工艺”(六西格玛工艺),并于2019年推出了燕京U8小度酒。
结语
此前,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曾表示,预计2020年啤酒销量会受到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随着此次疫情暴发,消费行为打破了原有啤酒电商化的瓶颈,也使得啤酒消费渠道变革迎来“拐点”。疫情之后,健康生活方式的延续将继续推动线上营销的延伸,而能否把握社区化、分布化的发展趋势,将成为未来啤酒业新零售渠道破题的关键。
对于未来啤酒行业整体表现,未来2~3年,中国啤酒市场的消费容量将仍将保持稳定。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消费结构转型仍将持续,转型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内在结构随着消费诉求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啤酒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速度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