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文件中提出了对我国肉羊种业今后发展的一些意见。近几年,随着羊身上的营养资源被不断发掘,其产业链得到不断拓展,例如肉羊种植市场扩大、羊乳制品产业发展等等。这也给相关生产加工设备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近两年,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肉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数据显示,2018年羊肉产量分别为475万吨,同比增长0.8%,羊肉占肉类比重13.1%,连续第6年上升,国内肉羊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我国人均年羊肉消费量也在逐步增加,由2015年的3.37kg增长到了2018年的3.63kg。
随着羊肉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其屠宰市场也在发生改变。以往,羊肉屠宰主要以人工为主,但人工屠宰效率低下,且无法有效管控质量安全。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屠宰场开始用自动化设备来对肉羊进行屠宰。
据了解,肉羊屠宰要经过称重、淋洗、牵引、击晕、提升、刺杀、沥血、预剥、分割、劈半、检验等多道工艺,要使用的设备包括牵引机、提升机、预剥机、分割设备、劈半机等。这些自动化设备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在屠宰过程中,避免了交叉污染的可能,保证羊肉的质量安全。